本篇文章1447字,读完约4分钟
■预计到2024年,新区将有高新技术企业5908家,“小鹰”企业2000家,“瞪羚”企业200家,科技龙头(培育)企业100家,市级以上双创载体100家,市级以上R&D机构550家。 ■到2022年,滨海新区商业环境建设水平将走在全国前列,国际化水平将显著提高;到2035年,我们将实现商业环境建设的国际领先水平,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将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的海滨新城 记者昨天从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滨海新区打造世界一流商业环境”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10月,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文件,加快滨海新区在新时期的优质发展。 为了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实现滨海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新区委决定成立优化经营环境领导小组,下发了《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经营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制定了《2020年经营环境建设行动计划》,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实施五大工程 “引领”新动能的引进 滨海新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引擎,必须率先引进新动能 预计到2024年,将有5908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小鹰”企业、“瞪羚”企业、100家科技龙头(培育)企业、100家市级以上双创载体、550家市级以上R&D机构。 “今年,我们对新能源引进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重点实施了五大项目 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茂荣表示:“新区将大力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元化和创新载体培育工程,推动青鹰和瞪羚企业‘小有所成、小有所成、大有所成、强有所成’;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发展项目,扩大各种规模的产业集群;实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项目,制定转板计划,重点培育30家企业;实施高端人才集聚工程,力争两年内达到100万人;实施招商引资合作项目,力争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引进方面取得突破 统筹提升经营环境 继续预热企业服务 疫情爆发以来,滨海新区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通过各种“预热企业”政策和服务,增强了市场参与者扎根滨海新区、扩大投资的信心。 滨海新区党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贾迪介绍,《实施意见》包括三个部分 在总体目标中,新区确立了建设世界级商务环境的总体目标,并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即到2022年,滨海新区商务环境建设水平将走在全国前列,国际化水平将显著提高。到2035年,商业环境建设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本世纪中叶,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海滨新城将全面建成 就主要任务而言,新区以总体目标为重点,以市场参与者的关注为重点,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它从政府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和产业环境五个方面界定了具体任务 在保障措施中,新区成立了优化商业环境领导小组,成立了11个专门的工作班,从高水平上协调和推动商业环境建设 “今后,滨海新区将根据《实施意见》启动优化经营环境年度行动计划,继续提升服务企业意识,继续创新服务企业载体,继续拓展服务企业渠道,使滨海新区真正成为政府承诺、市场有效、企业盈利、居民受益的改革开放先导区,真正成为生态智慧、港城融合、宜居宜工的美丽新城。 ”贾迪说道 近年来,新区人民法院结合滨海新区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际,制定了《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依法维护和优化经营环境工作方案》,依法平等保护产权和私营企业主合法权益,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测的法治经营环境 今年上半年,共审查和执行了19,703起案件,居全市之首 “立足自贸区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新的司法需求,强化审前纠纷调解新思路,依托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执行’新策略 滨海新区人民法院院长张长山表示:“下一步,新区法院将继续把握优化经营环境的大方向,在积极司法、加强合作方面积极行动,为滨海新区的司法权创造更好的法治经营环境做出贡献。 优化产业环境,突出新区特色 去年以来,滨海新区实施了一系列工作措施,落实《天津市优化商业环境条例》,协调解决了企业在全周期面临的商业环境问题 滨海新区行政服务办公室主任徐飞表示,在建设世界一流商业环境的2020行动计划中,电力申报、跨境贸易通关时间和成本等13项指标的量化目标是全国领先水平、房地产登记时间和投资。项目审批等26项量化指标是全市最高标准 “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不仅仅是为企业跑一条腿、开一张证明那么简单,还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生态 本实施意见在《天津市优化商业环境条例》规定的四大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工业环境”的内容,这是本实施意见最鲜明的滨海特色,将进一步提升新区优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徐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