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3字,读完约2分钟
70万种药品的底价被曝光
自称“草根”行医者的魏博兴和他的“药品降价网”揭开了药品价格的“神秘面纱”。超过700,000种药品的零售价格和出厂价的对比清单已经在他们的网站上公布。据《国家商报》报道,中欧国家工商学院健康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估计,药品零售价格比出厂价格高出5至6倍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官方数据尚未公布。
魏博兴于1997年开始从事药品销售工作,2011年创办了药品降价网,该网站已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非营业资格证书。该网站列出了70多万种药品的零售价格和出厂价格的对比清单,以及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和制造商。
许多药品的零售价是出厂价的七八倍。例如,注射用头孢克肟的零售价为每0.5克32.8元,而出厂价格仅为4.9元。同样,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药物,规格零售价为162.5mg×7,38.07元,出厂价为4.75元。
魏博兴透露,药品降价网在全国各省市共有40个数据采集点,包括医药公司、连锁药店、个人代理和医药公司销售人员。部分数据是用钱买来的。据披露,该网站已花费数十万美元从制药公司购买数据,每月花费8000元。制药公司的价格数据约占总数的60%。
《人民日报》报道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亚平去年年底感冒了,没有发烧。一家三甲医院给他注射了头孢曲松钠和他唑巴坦钠,共3天,包括注射费用,共计1200多元。通过他的私人朋友,他直接去了生产这种药物的制药厂的“卧底”。结果令他吃惊:这种药的出厂价不到10元。医院的价格是192元!并属于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范围以外的自费药品。
然而,行业不同意这些披露。东升集团董事张斌表示,如果只以低价宣布所谓的药品“保留价”,那么这种方法只考虑了药品原材料成本,而忽略了研发和创新成本。这种做法不利于药品价格改革,并可能导致经典方剂的短缺。
北京医疗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石立晨认为,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主要出在招标过程中。在报告药品零售价格时,一些制药公司不仅包括专利和独家研发成本,还包括医院医生收取的二次议价和回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