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42字,读完约5分钟
来源:
台湾
《联合报》
8月28日,民进党当局突然宣布,台湾扩大开放了包括莱克多巴胺(瘦肉精)在内的美国猪肉和30月龄以上的美国牛肉的进口。 根据计划,这项政策将于2021年1月正式启动。 消息一出,岛内顿时沸腾起来。 连日来,台湾各界痛斥民进党当局不顾民众健康福利,而不是昨天。 为了政治利益,自卑到外面。 岛内各县市在面临大敌的情况下,将立即采取抵抗措施,先行强化各自。”
食品
安全条例中的相关规定。
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民众反对
台湾联盟
信息
根据读者调查,岛内网民的90%以上“绝对不买”的美国产猪肉·牛肉。 据泛绿阵营《美丽岛电子报》的民调显示,73.7%的台湾国民反对。 值得注意的是,全绿民众的反对比例也达到了64.1%。 也就是说,反对美国生产猪肉·牛肉开放不仅是“蓝绿共识”,也是“台湾共识”。
是否开放美国产猪肉、牛肉进口既是民生议题,也是健康议题。 迄今为止,岛内拒绝进口30个月以上的米牛,是因为对“疯牛病”的原因感到健康不安。 米猪进入岛内后,所含的β受体刺激药就难以寝食岛内的人们。 而且,由于米猪价格低廉,直接冲击岛内养猪户的切身利益,中南部农业县市的养猪团体第一时间向媒体表示“冲击和愤怒”。
8月30日,为应对民进党当局的“鸭霸”行为,全台约10个县市修改了《食品安全自治条例》,规定严禁β受体刺激肉制品进入当地市场,否则将处以最高罚款2亿元的新台币。 目前,包括台北、台中、桃园、彰化、宜兰、新竹、嘉义、云林等县市在内均对猪肉中的β受体激动剂进行了零检测。 8月31日,中国国民党动员22个县市议会党团同时举行“拒绝猪肉β受体刺激药,保护全民健康”的新闻发布会。 新北市议员陈伟杰说,接下来对猪的农业权益有很大影响的农业县市计划将进一步抗争。
年6月,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卷入舆论,占据会议会场主席台5天4夜,提出“反毒牛、背叛、反诈骗”、“反对开放β受体刺激药,壮台湾猪牛”等口号。 现在,人一上台变脸,民意背离,点燃了“到处烽火”。
一句话打破天机
面对民意的风波,民进党当局决定视而不见。 当局领导人
蔡英文
终于霸王张弓,跳过了“立法院(国会)”的民意机关,准备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创造开放的既定事实。 的过程中,蔡当局居然宣布开放,并提供风险判断报告。 即使知道这种“射箭后画靶”的方法违反岛内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也在所不惜。
是什么激怒了民进党,让民众的健康成为儿戏? “卫福部长”陈时中一句话打破了天机。 他说,这是为了台湾的“国际地位”。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请听蔡英文说心里话。 此前她曾是美国智库的
视频
会议明确了这次任期最重要的两个优先事项是台美安全合作、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 fta )谈判的开始。 美猪、美牛的进口,和军方购买一样,是理所当然必须提交的投标书。 拍着胸脯说“有决心按照既定的科学标准共同克服,确保顾客的安全”,这是骗人的鬼话。 真的,你会输的。
但是,事件让人害怕希望。 民进党当局自由开放有问题的美国产猪肉、牛肉,不仅违背了岛内的主要舆论,也没有得到美国方面的任何承诺。 事实上,蔡英文的心也是无底的。 她在某个场合公开承认,这次开放美猪、美牛后,台湾和美国未必能签署fta。 也许是为了安慰别人或自我安慰,但她说这是双边贸易谈判的第一步。
民进党自暴自弃
中国国民党台北市议员徐巧芯坦率地说,开放美国产猪肉、牛肉完全是“政治考量”。
时间是照魔镜。 民进党在野时,政治家的态度还在耳畔。 例如蔡英文为了拒绝β受体刺激药,要求马当局重新与美方谈判,并表示“如果不能的话将下台”。 此外,现任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台“驻美代表”萧美琴、台当局“交通部长”林佳龙、台南市长黄伟哲、高雄市长陈其迈等人多次重申反对进口的角度,上升到损害台湾“粮食主权”的重大经济问题和国际政治问题。
现在呢? 当时致力于美国生产猪肉·牛肉的民进党政治家和舆论代表,已经发出了全部的呼声。 台湾《联合报》的社论表明,该说明无论哪个政策主张、什么是黑白,都是民进党说的算,与科学标准和民众福利完全无关。
当时国民党执政的那一套,就像飞镖一样,现在直接回去啪啪打脸。 难怪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也进入前沿,要求蔡英文“郑重道歉”“推迟开放时间”。 但是,“政治考虑”这四个字的魔力,不正是受“言行一致”、“断崖勒马”等道德谴责所左右吗? “双标”“变脸”“弯发夹”,任君骂声一片。 执政在我,媚美是我,好官是我自己做的。 另外,民进党籍台南市长黄伟哲说:“因为共机绕台,所以有必要进口美猪。” 这个逻辑表明,正映在“台独”病毒脑海中的灾祸程度很深。
国民党主席江启臣说,如果蔡英文一心一意,未来不排除走上街头。 一位岛内人士透露,蔡英文当局违抗民意,也将严重影响民进党2022年的地方选举和2024年的“选举”和“立委”选举。 如果以台湾人民的安全和健康为赌注,为政治私利而火中取栗,将被两岸人民唾弃。 (本报记者任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