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962字,读完约12分钟
他就是近代日本建筑学科创始者、亚洲建筑研究先驱——伊东忠太。
伊东调查的自画像被小腿紧紧绑住,拿着双筒望远镜。
今天,小编带大家看看120年前,伊东忠太笔下北京15处塔寺的模样。
1天宁寺塔
天宁寺塔,坐落在北京外城广安门外的天宁寺,建造于北魏孝文帝时代(471—499年),当时称为光林寺。之后数次更名,最终焚毁于元末时期的战火之中。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重建,并被命名为天宁寺。
寺内建有一座八角十三层砖塔,俗称“白塔”。传说该塔建于隋朝开皇年间(581—600年),是当时各地兴建的舍利塔中的一座。塔的格式是辽代风格。两层八角形的须弥座上建有高高的基座,塔身就立于其上。
伊东所著的《中国建筑装饰》中对这座塔做过以下评述:天宁寺塔从二层以上,每层塔檐的逐层收分程度较小,所以整体看起来塔身二层以上非常粗重;塔刹相轮为两层八角仰莲座上托宝珠,十分罕见。
2孔庙
北京孔庙位于内城的安定门内东,正殿为大成殿。大成殿是一座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宏伟建筑。高大的殿基用砖砌成,屋顶为多层结构,最上层是庑殿顶并盖以黄色琉璃瓦。
“石鼓”是公元前8世纪的文物,唐末时被发现于陕西。鼓上刻有文案,称为“石鼓文”,石鼓也因为此而闻名。元朝皇庆元年(1312),石鼓被放置在孔庙的大成门,直至清乾隆年间改为复制品。目前石鼓真品留存于故宫博物院。
3雍和宫
雍和宫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与国子监隔街相望。原本是清雍正帝皇太子时的府邸,之后改作佛寺,也成为北京藏传佛教(喇嘛教)的中心。
昭泰门有着三座屋顶,上覆金色琉璃瓦,是一座宫殿式的大门。鼓楼对面立有钟楼。雍和门原是雍亲王府的正门,后改为天王殿,里面供奉了弥勒佛和四大天王的塑像。
中心的四体文碑亭(右上)立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其上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案记录了藏传佛教的起源以及在乾隆年间的盛况。碑亭以北是雍和宫,相当于大雄宝殿。
永佑殿(图右上)在雍王府时代是寝殿,里面供奉了三尊佛像。法轮殿的平面布局为十字形,屋顶设有五座上置宝塔的小阁,形成了五塔的格式。这里是举行各种法会的场所,殿内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 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塑像。
“轮藏”位于延绥阁。沿着中轴线与之对称的位置处有永康阁。两阁都由飞虹天桥连通到图中“a”的部分,也就是万福阁。万福阁是一栋重檐歇山顶的大型建筑,阁内供奉着一尊用白檀香木雕刻而成的弥勒佛立像。阁后建有绥成楼。
从昭泰门而入,钟楼在东,鼓楼在西。每日清晨鸣钟黄昏击鼓,用以报时。图中的“日本ト丈二”为误记,应为“日本ト大イニ”,意为“钟的撞锤格式和日本差异很大”。
图中所绘的是方法事时身着法衣的藏传佛教僧人。僧人身披称为“打嘎母”的褶皱斗篷,头戴带有流苏的帽子。
图为释迦牟尼佛本尊像,其左为燃灯佛,其右为弥勒佛,现仍留存在寺内。
4柏林寺
柏林寺位于安定门内,雍和宫附近,是“京内八刹”之一。该寺建于元朝至正七年(1347),明清两代进行了三次重修。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皇帝的六十大寿庆典在此处举行。途中的“花狭门”为误记,应为“花狭间”,意为窗或者门上的榫卯格子的一种。
寺内中轴线上排列有山门、天王殿、圆俱行觉殿、大雄宝殿和维摩阁。大雄宝殿中的三世佛像、维摩阁中的七尊佛像都是明代所作的精品。
5白塔寺
妙应寺中的塔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白塔”,寺庙也因为此常被称作“白塔寺”。白塔建成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规模甚是宏大,是同类型塔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最完善的藏式佛塔。
塔的基座为正方形,各面中央都有向外突出的两层结构。上面没有雕刻花纹,线条装饰也大繁至简。
白塔高约一百六十尺,通体皆粉刷成白色。塔身上每隔七八块砖的距离有一根铁箍将塔身箍紧,全塔共有七条铁箍。钟为明代所铸。
图为相轮的华盖(图46的c部分)以及其上方塔刹的部分细节。华盖周沿垂挂着铜质透雕的华鬘(左下图为其中一个华鬘中的图示),下端均挂有风铃。
塔基上层砌有莲花座,以支撑宽大沉重的塔身。塔身上方的露盘为方形,各面中央也有向外突出的两层结构,之上则为相轮。
6万寿寺
万寿寺传说是明朝万历五年为留存汉文版本的大藏经而建。因为万寿寺位于紫禁城到西山的水路途中,西太后慈禧乘船前往西山时常在此休憩。图为伊东在万寿寺所见到的雕花格图案。
7碧云寺
碧云寺始于元朝至顺三年(1332),耶律楚材的后代耶律阿利吉舍宅为寺,当时名为碧云庵。之后在明中期及末期分别有两名大太监对其进行了重修扩建。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帝又对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和改造,新建了金刚宝座塔、罗汉堂等。文中“看车的”意为车夫,“跟班儿的”意为帮佣。
碧云寺罗汉堂是仿造杭州净慈寺的罗汉堂而建,平面呈“田”字形,堂内有五百尊罗汉像以及七尊佛像。“田”字屋脊的十字中央和四个角上都立有瓶式小塔,呈现出和金刚宝座塔类似的五塔格式。
文中的“ウーコンター”意为五座宝塔,乾隆十三年大修时,新建了类似大正觉寺(五塔寺)的金刚宝座塔。高大的塔基上立有五座皆用汉白玉所造的宝塔。
塔基上由若干条束带层分隔成多段区间,每层之内的立柱并不是印度风格,而是藏传佛教风格,层中精细地雕刻着佛像、天王像、兽像、云纹等图案。右上图是中图的接续部分。文中的“駸”为误记,应为“骑”。
碧云寺位于北京西山以北,依山而建,寺内建筑沿着山脊缓缓上升。从山门而入,便可层层登入寺内。从寺后的金刚宝座之上可以鸟瞰北京,一窥别样的风光。1925年,逝世于北京的孙中山曾经停灵于寺中。
8卧佛寺
卧佛寺本名为“十方普觉寺”,是位于北京聚宝山南麓的名刹。寺内有一座巨大的释迦牟尼涅槃像,所以通常被人称作“卧佛寺”。传说此寺建造于唐代,元朝英宗年间扩建,并耗费五十万斤的铜铸成卧佛像。
弥勒殿”是图 80 中的“天王殿”。中国的弥勒佛与日本的弥勒佛有着很大的区别。文案(三)末尾的“踏ぬり”为误记,应为“踏めり”,意为“踩踏”。
天王殿内以弥勒佛为中心,周围立有四大天王像和韦陀菩萨像。四大天王雕塑成手持法器或者动物、踏在妖魔鬼怪之上的形象。大雄宝殿则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来布置佛像。
卧佛为彩色铜铸的释迦牟尼涅槃像,卧佛侧躺在罗汉床上,右手曲肱托头,左手自然伸展。卧佛周围立有十二尊圆尊菩萨像,枕边三尊,脚边三尊,身后六尊。卧佛像铸造于元朝至治元年(1321)。
文中的“䒪”字为“等”的异体字。图右半部分中的榫卯细木窗格都是伊东在卧佛寺后殿所见。
9玉泉山
玉泉山中有涌泉,被称作“天下第一泉” 。因此处为皇帝的御用水所在,所以没有特别许可则无法靠近。
玉泉山上有一座宏伟的宝塔,名为玉峰塔,是乾隆帝钦定的玉泉山十六景之一——“玉峰塔影”。
妙高寺相传建于乾隆年间,因为雷击致其焚毁,寺碑也遭遗失,所以没有相应的史料保留。寺中宝塔为五塔形式,造型特异,塔刹九轮的风格也十分罕见。
10八大处
八大处指的是位于北京西郊的八所佛寺。灵光寺是八大处的第二处。寺内原建有八角十层的招仙塔,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破坏。“㚑”为“灵”的异体字。
龙王堂为八大处的第五处,又名龙泉庵。传说堂前的地下有龙栖息。此处有三眼清泉:上方被称为甜水泉的涌泉池,泉水清澈适合饮用;中部为小方池子;下方建有大池。
香界寺是八大处的第六处,位于八大处的中心,寺院规模宏大,布局整齐。寺庙相传建于唐代,清朝乾隆年间在此设有行宫,是清朝皇帝避暑休憩之地。
长安寺为八大处的第一处,位于翠微山麓,又名“万应长安禅寺”。长安寺的墓地和灵光寺的墓地一样,都有着造型奇异的五塔式墓塔。
11慈寿寺塔
慈寿寺位于阜成门外的八里庄,所以寺内的塔俗称八里庄塔。寺庙已经焚毁,只残留下一座孤塔。慈寿寺塔的建造年代并不确定,据传是明朝万历四年(1576)。
塔的形式是辽金式,但是细节又体现出明代的工艺方法。据说该塔是仿照天宁寺塔所建,两者的格式确实十分相像。
二层以上的顶部反复使用了和第一层相同的形状。仔细注意塔刹,可以发现两层的请花盒宝珠的格式和天宁寺塔相同,但伊东在笔记中评价慈寿寺塔刹“较为细小”,原因应该是他当时所见的慈寿寺塔的塔刹有所残缺。
图为栏杆上宝珠形望柱、寻杖、云拱、瘿项、盆唇、地栿、华板等各部件的完善样例图。寻杖和盆唇之间虽然通常都留有缝隙,但是此处较为宽阔,盆唇是雕花华板。文中的“如意匠”为误记,应为“好意匠”。
文中的“パ子ル”为误记,应为“パネル”,意指建筑物的平面图。“蜘蛛碑”为北京慈慧寺附近所立的石碑,在日本也有很多相同格式的石碑。
12岫云寺(潭柘寺)
据传潭柘寺的前身始建于晋代,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之说。幽州是北京的古称。该寺的规模甚是宏大。大悲坛位于潭柘寺西院后面,戒坛的西边。
图左下部分的吕祖殿位于潭柘寺东院的东边。中庭设有一座流杯亭,亭内凿有弯曲盘旋的石槽,用以“曲水流殇”。
安乐延寿堂位于山门之外,山道以东,背靠河流。这里是僧人退休后的住所,环境非常幽僻清静。
寺庙前方有一片平地,其上立着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墓塔。这些墓塔是金至元明清各时期僧人的墓碑。图左半部分中的“乙ト会シ”应为“乙ト同シ”,“句栏”同“勾栏”。
13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西山马鞍山麓,相传始建于唐朝武德五年(622)。寺中戒坛建于辽朝道宗年间。寺庙沿着山体斜面布局,寺中心往东则是戒坛堂。文中的“上半身里”为误记,应为“上半身裸”。
戒台堂又称选佛场,是一座四角重檐的建筑,屋顶如图152所绘,呈现五塔的形式。内部设有用汉白玉制成的三层戒坛,作为受戒的场所。第四列中“特干者ハ”为误记,应为“持チ物ハ”,意为“所持的东西”;“隆魔杵”“降摩杵”应为“降魔杵”。
千佛阁位于面对山门的大雄宝殿之后,是一栋宏大的建筑。如果登阁而上,所眺之处必为绝景。文中的“格井井”为误记,应为“格天井”。
14白云观
白云观是道教两大教派(全真派和正一派)中全真教的祖庭。元代时长春真人丘处机就居住于此处的长春宫。丘处机去世后,其弟子在此修建道院,名之为“白云观”。明末此观焚毁,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建。
道士的冠、帽、发型都能追溯到中国的上古时代。所谓“混元”,是道教中对天地开辟、万物起源的说法。
四御殿是一栋多层建筑,下层为四御殿,上层为三清阁。四御殿内供奉着中间两位、左右各一,共四位天界大帝。
三清阁收藏了各种珍贵的道教文献,其中明朝正统年间所编的《道藏》五千三百五十卷被称作“第一宝”。与此除外,观内的老子石像被称为“第二宝”,《松雪道德经》石刻为“第三宝”,统称“观藏三宝”。
白云观虽然是道教的祖庭,但是建筑的布局和格式都与佛寺相同,属于以前传下来的宫殿建筑。
如今白云观的山门处挂有“中国道教协会”的牌子,是中国道教的中心。山门墙壁为灰色,图中门上的文案如今已不复存在。
15十三陵
从昌平往北五里,可以看到一座石制的大牌楼。牌楼各部分的雕刻都十分出众,代表着明代工艺的巅峰。这是明代皇帝墓葬群的第一道门,其内埋葬着明代十三位皇帝及皇后,所以俗称“十三陵”。
大红门是陵区的正门。“华表”也称作“华标”,是立于建筑物入口处的高大立柱,以作为标示。文中的“カピタル”意为“capital,柱子的头部”;“二十日间”为误记,应为“二十二间”;“三百三阙”为误记,应为“三面三阙”。
图为一座石门的上部雕刻。到此门为止都是十三陵前导部分,门后就是所谓“长眠之处”。在这里可以看到被木栅围起来的皇帝陵墓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天寿山麓上。
“大殿”在日本称为“拜殿”,中央安置着牌位。殿内粗大的立柱用楠木制成。殿后的小山丘是明成祖的坟墓,坟前并没有墓碑一类的标志物,这一些和日本的古坟比较类似。
以上仅为伊东忠太部分手绘插图。
越来越多精彩手绘插图收录在《手绘天朝:遗失在日本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这本书是对伊东忠太1902年4月至1903年6月在中国各地进行历访调查时所留存的5册野外笔记原书进行了拍摄、整理、附加图注以及解说等编纂而成。其中大部分图片为彩图,另有少量黑白图片。 近120年过去了,有些塔寺已经不复存在,有些已经被修复重建。而这本书则成为了解中国建筑文物难得的历史记录。
推荐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