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8字,读完约2分钟

1937年7月5日,梁思成林惠因等人确认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代,打破了日本学者中国没有唐代木建筑的主张,震惊了学术界。 83年后的7月5日,《人文清华》讲台特别节目重新走上梁林之路,访问太原晋祠、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后,最后一站来到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梁思成再传弟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设学社纪念馆馆长刘畅率领百万网民,进入千年寺院,与梁林隔空对话。 梁思成曾经说,佛光寺是中国建筑迅速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代表着中国建筑的高峰。 佛光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公元471—499年)。 正殿的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具有“亚洲佛光”的美称。 其中唐代建筑、唐代雕刻、唐代壁画、唐代表题被称为“四绝”,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83年前林惠因拿到了这里考察的旧照片,刘顺利教授在寺院内佛像旁边的同一位置仔细对照,当时中国建设学社的成员在多么严峻的环境下科学地明确了这座旧建筑的建设时间,东大殿的角落里有多少历史之谜 在直播中,日本城西国际大学研究生院特任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村松伸也应邀参加。 提到研究古建筑的意义,“历史是研究过去的学问,保存古建筑,不仅应该作为纪念物,而且应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人们来这里缓解压力,感受气氛,对今天的人们产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 “古建筑不仅仅是博物馆,应该是我们个人生活的重要场景。 作为《人文清华》特别节目的收官作品,这次山西古建筑“云”巡演至此划上了句号。 在节目的最后,梁思成的弟子、著名古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通过直播的镜头表达了自己对古建筑研究的理解。 郭先生说:“每栋建筑都有现代人的思想。 发掘古建筑有抽象的思想文化,激发我们的创新欲望,用于我们的现代建筑。 只有保护中华以前传下来的文化根,才能继承古人的智慧 “一千年后的仲夏,日落的霞光洒在寺院的斗拱上,被内殿的佛像照亮,温顺纯净,静静地等待着同一个月圆从山那边升起,无法照亮一方的水土。 这是中华古代文明的传承,是千年历史的食粮和堆积,留下了宝贵的古建筑,所以人们受益无穷。 复印件:山西日报自媒体记者侯琎视频制作:山西信息网杨昊原标题:阅览《83年后同一天,重新走梁林之路,访问千年佛光》原文。

来源:天津新闻信息网

标题:热门:83年后同一天,重走梁林之路,再访千年佛光

地址:http://www.tcsdqw.cn/tjxw/2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