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29字,读完约6分钟

馀秉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现代字体设计之父

1933年出生

终于是年9月24日,享年87岁

1962年,学成回国后

一生致力于平面设计的专业

他创作了

国际上第一套

中国人设计的字母活字。

改变封面是书籍设计的单一局面

这位先生

埋下中国平面设计史的老先生

即使你没有认知到

现实中决定从他的研究成果中获益

中国现代字体设计之父

写字不容易,又辛苦又无聊。 但这是所有设计的基础。 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书籍设计,最重要的是写字,是最基本的事情。 如果字不好看,整个设计也不好看。

——馀秉楠

他是中国第一位拉丁字母设计师

1956年,23岁的馀秉楠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 经过文化部的严格审查,获得了去德国莱比锡平面设计和书籍艺术大学的机会,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选拔派的留学生。

振兴祖国平面设计的重任,扛在他肩上!

▲德国留学时的馀秉楠

刚入学,馀秉楠就喝了“猛料”。 前三个月,在领导阿尔贝托·卡巴教授的安排下,他只做了一件事,写字。

从2000多年前的纪念碑复印件到现代字体,不能直接写。 这个“恶魔”的训练,只能让他个头大,咬紧牙关和同学一起写。

终于,不分昼夜地反复,他慢慢地写出了感觉。

不仅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还从字体的角度阅读了艺术史。 一年后,教授给他布置了重要的任务,设计了一套满足多种用途的字母印刷体。

对此,馀秉楠很认真,从书写工具到字体再三考虑。 钢笔太硬,笔太软,他独创地用去掉毛的尖竹笔(改版后的毛笔)写的。

▲竹笔的风格不是馀老年使用的笔

写大写他学习优美古典的罗马体,小写参考美丽成熟的法国卡洛体。

边写边改良,潜意识中融入了中国书法的抑扬感。 许多德国专家看到,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说:“这是中国人的设计! ”。

由于在德国教授的帮助下完成了,馀秉楠兴奋地命名为“友谊体”。

▲友谊体真面目

▲友谊体斜体

这时,他得到了难以想象的意外喜悦。 德国总理秘书说,这种字体是周总理亲自指示的,目的是培养第一个能设计拉丁字母活字的中国人。

▲友谊体活字印刷的“毛泽东诗词”扉页

1963年东德《纸与印刷》1月号印刷的友谊体

人和字都没有辜负国家的期待,馀秉楠成为亚洲第一个谷腾堡奖获得者,友谊体铜模和活字都被德国作为国礼赠送给了中国文化部。

▲馀秉楠和导师盖教授

为现代字体的设计支撑一天

宋体和黑体是我们最常用的两种字体,你知道它们是基于余老参与设计的“宋二”和“黑二”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吗?

1962年,从馀秉楠硕士毕业,回国后直接被分配到上海印刷技术研究院,进行了字体设计。

他在这里呆了短短一年,完成了“宋一、黑一、宋二、黑二”四项重要工作。

▲宋二字体

▲黑二字体

另外,他为中国最大的综合词典“辞海”,除了汉语拼音外,还设计了由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等多国语言和许多化学和数学符号组成的“辞海细节”。

这成为我国生产的第一种字母印刷活字。

▲辞海细体

一年后,回到工艺美院余老,边教学边设计,理论实践双手抓住。 一边看书,一边切开圆宋体。

领导中国现代字体设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艰难过程,德国媒体称赞他是“新字体之父”!

▲馀秉楠著作的《美术字》

开始读书

海报设计的新历史

但是,余老的成就绝非只有这些。 另外,他为中国现代书籍、海报设计,翻开了新的篇章!

重新定义书籍的设计

什么是书籍设计? 给书画和印刷封面就可以了吗? 直到50年代,国内对书籍设计的认识确实陷入了这样的误区。

在这种设计意识上非常缺乏,馀秉楠目光急剧。

▲馀秉楠书籍设计

于是,他去学习不太熟悉的布局,一边自学外语书,一边和海外的设计师交流,把学到的东西全部告诉了学生。

学校率先开设了书籍整体、自由布局、网格设计等各种新课程。 对不知道什么是网格设计的多个学生,在设计之前,培养他们画统一尺寸的网格。

大部分人都知道,真正的书的设计是指打开书、字体、版面、插图、封面、保护贴纸、纸、印刷、装订、来自材料的预先艺术设计。

决不是在一个封面上画一幅画印几个大字!

▲“莱比锡最美的书”获得大奖的“我们和艺术”

每张海报都有文化意义

我以为馀老的字体和书的设计足够牛,没想到他的国风海报的设计也很牛!

▲海报《明天》

“两岸一家父母”是余老的古典代表之一。

主体的“家”字分为两个部分,白色轮廓表示中国沿海地图。 与五颜六色的台湾地图,遥相呼应。

整个画面“以形写,意达神”,一边表现台湾和大陆两岸父母的核心,一边强调古汉字文化。

2001年,他为agi (国际平面设计协会)巴黎大会制作的海报《在…上看巴黎》更直观。 中国狮子站在埃菲尔铁塔上展望未来。

两个国家的代表互相结合,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流。

为中国设计。

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

“我们的目标是寻找中国现代视觉设计的道路和做法,用中国现代国际化的视觉语言表现我们独特的以前的传统文化。 ”——馀秉楠

一句话,馀老的贡献:“一生为中国而设计! ”。

他不仅将优秀的设计引进国内,而且为中国的设计走向世界而竭尽全力。

▲1993年,馀秉楠教授参加了agi纽约蒙陶克大会。

1991年,馀秉楠被邀请成为agi第一个中国会员,在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平面协会接触的瞬间,产生了一定要去看中国设计的想法。

▲德国市长莱比锡向馀秉楠颁发了“谷腾堡”终身奖。

但是他最初提出这个主意时被拒绝了,agi理事会感到中国的条件不够成熟。 对此,他没有放弃,吃中国菜,用小范围招待的方法,让大家了解了中国。

终于,经过多次努力,在2003年agi大会上,北京战胜了强大的同行对手东京和柏林,获得了举办权。

因此,余老付出了整整十年多的不懈努力……

“汝代才是中国设计的未来! ”。

在馀老对万千后辈的期待下,他鼓励大家多出去,接触最先进的设计,发扬中国文化。

在很多学生的记忆中,每次给他写留学推荐信,都会特别认真,斟酌每一句话。 尽最大努力,帮助所有想设计的人。

如果是对中国好,对设计好的事件,他都想做!

斯人去世了,风骨犹在。

馀老先生对中国设计的贡献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 end -

原标题:“87岁清华教授病死! 周总理要求他做字体,德国市长亲自颁发奖项,为中国设计了一辈子! ”。

阅读原文。

来源:天津新闻信息网

标题:热门:87岁清华教授余秉楠病逝,一生为中国而设计

地址:http://www.tcsdqw.cn/tjxw/2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