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1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天津市河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了“海河匠”建设政策讲座,邀请市职业技能培训研究室负责人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向、产业布局和企业需求的有效衔接,解读和宣讲培养和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激励政策。
今年5月,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海河匠”建设的通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人社局下发了相关政策,提出企业培训中心要发挥企业培训的主阵地作用,企业培训中心可以面向社会开展公共培训,借助职业院校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对双方都有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多元化培训,采用项目定制、新学徒制等培训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在培养和引进企业高技能领军人才方面,建立了企业首席技师制度,每年评选出100名优秀首席技师。此外,将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多元化评估,鼓励企业自主确定职业技能水平,完善激励机制。该市每年评选10名“海河工匠”,每人奖励20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区作为天津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曾经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全市八大工业区中有三个位于河北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一大批工业企业逐渐迁出,河北区的发展思路也从“工业制造”转变为“工业智力创造”,促进了经济质量的提高、效率的提高、转型升级。它不仅需要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还需要一批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要继续加大“海河匠师建设”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师徒”培养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培训中心、公共培训基地等培训平台,积极参与“海河匠师”和技术专家等人才的选拔,推进河北区高技能人才建设,为提升企业创新和创造能力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