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82字,读完约5分钟
据说“对城市的认同感是人们快乐并愿意留下的先决条件”。中国主要城市的居民如何认同他们居住的城市?
近日,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发布了第一份《中国特大城市身份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7个特大城市中,重庆市民的城市认同度最高,上海位居第二,广州位居第三。天津、北京、深圳和武汉分别占据了四、五、六和七个位置。
广州的文化认同排名低于其他因素
研究者认为,新移民和老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是个体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综合反映。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表示:“公民的城市认同感是评估城市软实力的最重要标准。”他指的是该报告的初衷,希望能为社会研究者和城市管理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然而,这一次,城市认同的四个要素最终被确定:文化认同、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和地域认同。通过问卷宝滚雪球式的互联网移动终端,共收集有效问卷150,971份,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其中包括针对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武汉、深圳、重庆7个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公民的有效问卷22,991份。
根据最终的报告结果,重庆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得分为76.24(标准分),在七大城市中排名第一,而上海和广州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出版商何岭南博士表示,七大城市的城市认同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重庆是公民认同感最高的城市,在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方面位列七大城市之首。就地域身份(即地域吸引力)而言,上海居民居于首位。另一方面,就身份认同而言,广州居民在所有城市中名列前茅。就身份和地域身份而言,他们分别排在第三和第二位。在这四个因素中,广州的文化认同在七大城市中排名第五,低于其他因素。
七大城市的身份等级
与经济水平不完全一致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团队负责人杨一银表示,调查显示,七个特大城市的身份认同水平与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北上官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毋庸置疑,但他们的城市身份并不在前列。在具体的四个维度中,只有上海和广州分别在区域认同和身份认同上排名第一。
因此,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公民幸福为代价,而应关注城市居民的心理常态和匹配度。研究小组建议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以确保人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在大数据时代,应采用更先进的方法听取公众意见,以更准确地弥补相关工作,有效降低政府决策成本。
现象
当地人比外国人有更高的城市认同感。
城市化进程促使许多移民进入大城市。据统计,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万,其中外国人466万,本地人804万。广州有6972份问卷,其中4141份来自外国人。
通过比较本地人口和非本地人口的城市认同差距,研究小组发现,在7个主要城市中,本地人口的城市认同明显高于非本地人口,平均差距为8.47点。例如,在具有相同教育背景和收入的群体中,当地居民的城市身份明显高于外国群体。
然而,就城市接受度而言(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认同分数差异越小,城市接受度越高),研究小组发现广州是七大城市中接受度最高的城市,其次是深圳、重庆、上海、北京、天津和武汉。
分析:户籍身份是影响城市认同的重要因素。
建议:加快户籍改革,进一步明确专业技术人员等群体户籍相关优惠政策。
现象2
高学历和60后的人对城市的认同感很低。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七大城市中,00后的城市认同度最高,远远超过其他年龄组,这与他们目前的未成年身份有关,大多是学生身份,并没有进入社会。
不包括00后的未成年人群体,70后群体具有最高程度的城市认同,00后群体基本上是70后的一代儿童。因此,70后绝对是这个城市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的生活条件和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构成了影响城市认同的主要因素。
80后和90后的身份与70后基本相同,最低的是60后。就七大城市的比较而言,上海70后的认同感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而重庆80后和90后的认同感最高。
通过分析,研究组发现,城市认同感最高的重庆市,其城市认同感有下降的趋势。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被调查者的城市认同总分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并且存在显著差异。
现象3
中产阶级的认同感相对较低。
不同收入群体的城市认同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说,收入越高,城市认同感的得分就越高。
然而,记者发现,月收入在1万至2万元之间的人的城市认同度低于月收入在5万至1万元之间的人。
然而,在职业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和商人的城市认同感最高,而政府部门和劳务人员的城市认同感较低。对不同城市相同职业人群城市认同的比较分析表明,上海的商人和劳务人员的城市认同高于其他城市。武汉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的城市认同感高于其他六个城市。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城市认同比较中,天津和重庆最高,广州最低。
分析:调查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属于中高收入群体,虽然在职业上,他们具有最高的城市认同感。然而,与来自不同收入群体的人相比,他们的城市认同感相对较低,他们对身份、身份、地域和文化的认同感都面临着下行压力。
建议: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